亚洲小说少妇区图片,欧美猛少妇色XXXXX猛交,久久丝袜脚交足YOUWU,国产xxxxx在线观看免费

歡迎光臨  宏熙半導體(無錫)有限公司  官方網(wǎng)站 !
語 言

新聞中心

聯(lián)系我們

當前位置:首頁 >> 新聞中心 >> 行業(yè)新聞

行業(yè)新聞

半導體工藝:什么是STI淺槽隔離?STI淺槽隔離作用是什么?

發(fā)布日期:2024-05-06 點擊次數(shù):686

TSMC的Design Rule中,在Semiconductor Process的Front-End Features部分,可以看到STI這個詞。那么什么是STI呢?STI全稱Shallow trench isolation,淺槽隔離。

STI淺槽隔離作用是什么?Design Rule中提到,STI是Used for active isolation to reduce active pitch (OD pitch),也就說STI是用于隔離Active(如TSMC中是OD),以減小Active(OD)的Pitch。減少了OD的Pitch,從而可以提高器件的集成度。

在早期的工藝中,主要采用LOCOS(Local  Oxidation of Silicon 硅的局域氧化)隔離技術。LOCOS隔離是通過熱氧化技術,在器件有源區(qū)之間嵌入很厚的氧化物,從而形成器件之間的隔離,這層厚厚的氧化物就是場氧[1]。而場區(qū)氧化層橫向形成鳥嘴,會引起鳥嘴效應,如下圖。

鳥嘴效應導致氧化層伸入有源區(qū),減少器件有效寬度,降低器件速度。而且最先進的LOCOS隔離技術的最小隔離距離大概是0.6um,LOCOS鳥嘴效應導致氧化層向兩邊有源區(qū)伸入0.3um,所以最小的器件與器件的距離是1.2um,嚴重影響集成電路的集成度[1]。

為了提高器件集成度,新的隔離技術——STI淺槽隔離技術產(chǎn)生。在0.25μm及以下工藝中,STI淺槽隔離技術被廣泛應用[1],已經(jīng)代替了LOCOS隔離技術。

STI是采用淺溝槽結(jié)構(gòu),然后通過HDP CVD(High Density Plasma CVD)的方式沉積SiO2。再通過CMP平坦化技術對STI平坦化,去除多余的氧化層[1]。該隔離技術沒有LOCOS的鳥嘴效應。比如TSMC 0.18um工藝中,有源區(qū)OD是Dark區(qū)域,通過刻蝕不是OD區(qū)域的硅襯底,保留器件的OD區(qū)域,在形成有源區(qū)OD的同時,也形成了STI的淺槽。STI在提高集成度的同時,可以有效隔離NMOS和PMOS,降低Latch up風險。因為STI隔離槽進入硅中的深度,比任何生長氧化層都要深,載流子必須在向下的弧區(qū)運動,才能到達相鄰器件。載流子通路的增長,器件之間的相互作用減弱[2]。

STI也帶來了一些壞處。STI溝槽中填充的氧化物與硅的熱膨脹系數(shù)不同,在制造過程中,STI與硅的膨脹和收縮不同,STI導致的應力,改變MOS管的電氣特性[3],這就是STI Stress Effect(STI應力效應),也稱為LOD(Length of Diffusion)Effect(LOD效應)。